網頁

2012年11月11日星期日

中藥治療高血脂

中藥治療高血脂

臨床上有少數嚴重混合型高脂血症或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,單一用藥治療很困難,可考慮聯合用藥。
高血脂症是常見的老年性疾病之一,它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及微循環障礙,是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。在中醫學中無此病名,但其症狀散見於眩暈中風腦痹等病證中,屬痰濁痰痹範疇。

高血脂症是一組以臟腑功能失調,膏脂輸化不利而致以痰濁為主要致病因素的疾病。痰濁致病周身無處不到。
在臨床上的病人中:有的因脾虛痰瘀阻絡而肢麻;有的因肝腎不足聚痰生瘀而致頭痛眩暈;有的因心脾不足痰瘀阻痹胸陽而致胸痹;有的因脾腎兩虛痰瘀阻竅而成癡呆。這些病人通過化痰濁、行痰瘀治療均可取得一定療效。
高血脂病人多為老人,尤其是久病或肥胖嗜食油膩者。老人及久病者氣虛陽虧,血滯脈澀,津液失於輸化致痰聚瘀生;肥人及嗜食肥甘者損傷脾胃易積濕生痰停痰。此外,脾、腎是形成痰濁瘀阻的主要臟腑,故在治療痰濁瘀阻的同時要注重調理脾腎,平素宜低脂低糖飲食,以減少高血脂症發病。
痰濁瘀阻治療的基本方為:制首烏15黃芪12陳皮6蒼術6丹參15赤芍10地龍12山楂15諸藥每日1劑水煎,早晚2次口服。3個月為1療程。
痰濁中阻型
痰濁中阻型——症見頭昏脹刺痛、耳鳴心悸、急躁善怒、腰膝酸軟者,選加杞菊地黃湯;症見視物旋轉、噁心欲嘔、胸悶肢麻者,選加半夏白術天麻湯
痰瘀阻絡型
痰瘀阻絡型——症見神疲氣短、肢麻不仁者,選加夏陳六君湯僵蠶紅花等。
痰瘀痹胸型
痰瘀痹胸型——症見心胸刺痛、氣短心悸者,選加瓜蔞桂枝湯降香郁金等。
痰濁阻竅型
痰濁阻竅型——症見善忘神呆、腰酸流涎者,選加溫膽湯及菖蒲郁金熟地等。
基本方中:黃芪可健脾益氣扶正,調節免疫功能;首烏能滋肝腎,益精血,降血脂;陳皮、蒼術燥濕化痰健脾,排濁降逆止嘔;丹參、赤芍活血化瘀,降壓降糖;地龍化痰通絡降壓;山楂消食降脂化瘀,軟化血管。全方藥物組成可健脾益腎,燥濕化痰,活血化瘀,降脂化濁。
  以上的中醫治療方法只提供參考,患者應遵從醫師指導用藥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